![]() |
|
石油供應受到嚴重干擾為未來油價大跌埋下伏筆
發布時間:2019-04-13 瀏覽次數:1230
美國擴大制裁及其他意外的干擾已打擊全球石油產量,這與約五年前的市場情況相似,短期油價因而走升,但也為未來油價大跌埋下伏筆。 美國擴大制裁及其他意外的干擾已打擊全球石油產量,這與約五年前的市場情況相似,短期油價因而走升,但也為未來油價大跌埋下伏筆。
根據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意外因素造成3月全球石油產量減少了280萬桶/日,2月為減少330萬桶/日,但高于上年同期的降幅180萬桶/日。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中3月受到干擾的產量達到249萬桶/日,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最近幾個月,OPEC產量和整體產量受干擾的程度一直是近三年來,有些還接近10年來。 不過EIA的數據不包括委內瑞拉,該國的產量下滑情況飄忽不定,變數太大而無法界定什么是“正常的”未干擾產量水準。EIA的數據也沒有把利比亞內戰再起的潛在沖擊納入考量。利比亞內戰如果升級,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打亂生產和出口。 因此,該數據低報了非自愿減產(包括實際減產和威脅減產)在最近數月油市收緊中起到的作用。 制裁和計劃之外的問題能幫助沙特簡化與其他產油國的協同合作以及降低舞弊風險,從而增強其作為彈性產油國的作用。 但計劃外的問題也能夠導致油市供應暫時過度收緊,從而推高價格,并掩蓋當前石油生產和消費的失衡局面,因而可能會導致油價隨后出現大跌。 油市近來突然收緊與13年和14年初的情形有很多相似之處--當時的情形為14年底及貫穿15年的油價大跌埋下了伏筆。 14年的教訓 在13/14年,美國制裁伊朗、利比亞戰事及伊斯蘭武裝分子挺進伊拉克北部引發的石油生產短暫受到干擾(實際上的干擾以及可能的干擾)幫助油價維持在遠高于每桶100美元的水準。 沙特和其他有富余產能的OPEC產油國對此反應遲緩,堅稱油市供應依然充足,油價沒有太高。 但對沖基金與其他基金經理的原油期貨與期權凈多倉在14年6月底增加至6.26億桶,高于六個月前的3.67億桶,加快油價上漲速度。 產量問題與高油價為美國頁巖油首波榮景的階段推波助瀾,導致產量大增,同時抑制了消費增長。 暫時性的中斷從而掩蓋了市場平衡根本上的轉變,因此一旦這些問題獲得解決,油價在14年稍晚與15年出現了大跌。 對沖押注 轉到18年底與19年初,美國的制裁與利比亞戰亂,以及其他一系列較小的問題,再度成為市場焦點。 18年的相對低油價鼓勵美國政府對委內瑞拉與伊朗等石油出口國進行大力制裁,藉此推翻這些被視為對美國存在敵意的領導人。 但去年底市場已加快收緊,速度遠遠快于看似的可能。 不在計劃中的供應中斷,放大了OPEC及其盟友的減產效應,導致油市前景從產出過剩轉變為供應不足。 事實上,非自愿性的生產問題造成的產出減少,約占OPEC達成減產規模的一半。 對沖基金對此做出的回應是,將原油多倉從1月初的2.43億桶提高至6億桶,從而導致現貨價格加速上漲,并讓油市轉為逆價差。 因此,近月布倫特原油價格自12月底以來已經上漲近每桶21美元(42%),六個月期貨已經大舉轉為逆價差,幅度超過每桶2美元。 如果未來幾個月美國試圖進一步加強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制裁,或者是利比亞的戰事惡化,19年下半年油市將會更加緊俏。 目前為止,沙特和OPEC及OPEC以外盟友還沒準備增產的幅度做出承諾,也沒有說明會在哪個價位下增產以抵銷其他產油國的產出減少。 但若近期市場吃緊的程度越嚴重,價格漲得越多,最終可能需要做出的修正也越大。 |
|